树洞

《北京dating日记》-2

现在的约会软件的匹配机制为人诟病很久了,大家双选以后还要女孩儿们先来提一个破冰问题,引发了我众多同样玩这个软件的异性好友一致不满:“凭什么男的就没有这个优先提问功能”。在我看来这种所谓“女性友好”的功能其实就是个伪命题,又鸡肋但貌似又没有更人性化的办法。

所以我在约会软件设置的提问永远都是“最近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这种没什么社交负担的话题,并且我会允许对方也向我提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基本的社交礼貌。
当然相当一部分男嘉宾会回答“认识你”,我根本就不会开启聊天,大哥你只是滑到我了,咱俩谁也不认识谁ok?

刷到小白,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笑起来很可爱,而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他个人介绍里面的那句“Carpe diem”。正好那会刚看完《死亡诗社》,Mr. Keating对学生们说"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 ——活在当下,抓住今天,造就非凡人生。没办法,我右滑的点就是这么小众,不好意思,生而为文艺逼我很抱歉。

他回答“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也忘了,他提问“打呼吗?”还是第一次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第一反应:这是要一起睡觉的意思吗?

最开始都是不着边际的闲聊,由于我是一个会认真阅读男嘉宾个人介绍的人(只要不是小作文),也会主动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的个人介绍其中有一个写着小圈,我猜大概是字母圈,所以聊天的时候也提及一下,不过他边界感很强,装傻没接我话。

又聊到交换近照,他给我发了去音乐节的照片。我内心:我靠长发帅哥,这得见见。

之后又聊到了关于字母圈的话题,他问,为什么女生大部分希望做m?
我:没研究过,你觉得是为啥?
他:因为想做m的不止女生,男生只是羞于表达。
我:看来和我猜测的结果一样。
他:那为什么男生羞于表达?
我:社会性别使然。
他: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
我:展开来讲就是,很多人会持有一种粗暴的性别二元论归类方式,将一些行为简单粗暴地归纳为“像个男人”或者“像个女人”。他们眼里“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不是女人就是男人”,在不允许中间项存在的顽固的性别二元制之下,偏离了传统观念下的“男人”世界,便等同于“被女性化了的男人”。于是就失去“男人身份”自动沦为“女人”,也变成被男人羞辱的人,没有第三种。比如说有的男人性格比较温柔,但会被人认为“不像个男人”,有的女人性格比较豪爽,会被说“不像女人”。同样地,如果一个男人承认自己是“被支配者”的角色,很大程度上会被认为“不像个男人”,这就触及到了社会性别界限。
他:哇!好感+1111
我:我还挺喜欢跟人谈论这些的,但是之前总有人说,你想这干嘛,有什么用,我就不想继续往下说了。
他:我喜欢deep talk,交换大家的灵魂。

不管他是否认同我的观点,至少我觉得在约会软件上能好好听人说话的男嘉宾已经可以继续聊下去了,而不是光长一张好看的脸的花瓶。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