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就是初始化discovery,然后创建与其他服务通信的gprc客户端。2.然后把其作为参数传入长链接中。接下来就是初始化黑名单,这个是非核心业务,暂时忽略。然后就是创建tcp 和 websocket 服务。addrs 就是不同的地址,创建多个tcp服务。接下来就是apue 讲的怎么创建服务器。1.bind 端口2.listen 监听端口3.accept 接受连接,这里边是阻塞的,所以可以用
ios审核,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来识别用户代码和ui的相似度。那么根据以上推论,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处理。首先是后端代码。对所有的请求接口做加密,每一次请求客户端发送的都是加密的串,服务端解密后会获取接口路由,以及请求参数。这样每次出马甲包只需要换个域名配置即可。这里如果想做的更完善一些,对后端代码返回值做配置项,不同的域名返回不同的后端返回值。对于ui,可以让ui根据原产品功能,设计一套全新的界面
tcp 所谓的分包拆包问题,其实更规范的说法,tcp是流的形式,那么就存在边界问题。而解决边界问题的方案大概有两种,一种定义包头和包体。另外一种就是尾部标识符问题。下边定义下伪代码,其实parse就是用来处理tcp的边界问题。 var buffer bytes.Buffer
for {
// 1. 从 TCP 连接里读取数据
tmp := mak
ios 上架如果出现 4.3,一般就是软件功能和样式和别的app 类似。首先要确定自身app是独自开发,还是买的代码。如果是买的代码的话,基本上可以确定已经被别人上架过了。这时候只能根据现有功能找ui出个马甲包,然后让客户端从新开发代码。更进一步需要服务端返回接口从新修改。如果是自己开发,这时候可以给苹果官方发邮件,询问4.3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来修改问题。ios 上架需要注意,首先就是ui和代码
现在需求是读取一批图片,然后批量上传到七牛云。现在是第一版,思路就是起5个携程,然后对图片列表进行遍历循环,如果携程数使用超过5个就阻塞代码。这里用到channel 信号量限流作用,就是往channel 写数据,如果channel 满了,就阻塞channel,直到对向从channel里边把数据读取了。 const maxGoroutines = 5
guard := make(ch
今天在写一个demo过程中,出现了redis: invalid reply: "J\x00\x00\x00\n"的报错,最开始以为是redis 版本和 golang-redis 版本不一致。发现不是,然后专门在本地执行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ping 响应是pong最后查看配置参数,端口号写错了。这个报错我是第一次遇到,所以没往配置方面想。
下边就是提示词
风格名称
特征描述
代表人物/作品
吉卜力工作室风格 (Studio Ghibli Style)
手绘感、温暖的色彩、细腻的自然背景、富有表情的角色设计、田园诗般的氛围,常带有奇幻与怀旧色彩,强调光影的柔和处理。
宫崎骏、高畑勋
鸟山明风格 (Akira Toriyama Style)
简洁有力的线条、Q版与写实之间的平衡、块状的肌肉
301海外跳转原理解析兼谈缓解假墙伪墙攻击勒索的多种技术手段(一)我们知道,墙封锁一个网站有DNS污染、IP封锁、TCP Reset(TCP连接重置)等手段。而一个网站一旦被墙,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直接通过301(或302)跳转到其他网站的。如果只是IP被封还好说,换IP通常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是根据域名关键字进行的TCP Reset,这时候不管怎么换IP(除非是国内IP)都无法解除封锁,当然也不可能进
b树的所有节点都存储数据,b+树只有叶子节点存储数据。这样的话,b树查询就不稳定,最快只需要访问1层,最慢访问叶子节点。b+树数据在叶子节点基础上是双向链接,这样范围查询效率就比较高。b树 每个节点存储数据,就占用更多空间,导致索引减少,树的深度可能增大。b树更适合 内存环境、小数据量、以单值查询为主 的场景,而在需要频繁范围查询的磁盘存储场景(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主键索引),B + 树仍是更优选择
之前对这一块内容很迷惑,尤其是多叉树空间利用率高。最近又复习了下,加深下印象。二叉树,一般是一个节点外加左指针和右指针。多叉树,是n个节点,对应n+1个指针。对磁盘的读取,是基于块结构来进行的。磁盘对二叉树和多叉树,都可以打包多个节点。这里边唯一区别就是,多叉树可以根据指针快速指向目标,这个i/o的访问次数是远远低于二叉树的。举个例子。1. 先看反例:普通二叉树像 “写得很烂的笔记”普通二叉树的节
通常大家在讲mysql 单表不要存储大数据量,但是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mysql表存储千万、上亿的数据。如果有需求对这张表做修改。一种方案使用pt-online-schema-change 这种。还有一种如果业务相对独立的话,可以对这张表做抽离,这时候就需要跑脚本。比如有1000万数据,通常的做法就是对这一千万数据做切片,比如1-100,101-200 ,多个进程依次处理。那实际处理过程中就是这样,
设置网站的sitemap。也就是提交网站的索引。这是查看网站索引的工具1.https://www.xml-sitemaps.com2.https://www.mysitemapgenerator.com/获取对应的sitemap.xml文件,然后放在项目的根目录下。在https://search.google.com 侧边栏提交文件地址,这样谷歌就会按照地址进行抓取。通过上边操作,谷歌能很快速的进